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14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根据商务部外资统计,2018年,美国和欧盟实际对华投资合计为744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86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了15.6%。今年1-7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对华实际投资仍在增长。
他强调,总的看,中国市场对外资仍保持较强吸引力。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华,他们普遍表示,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何亚东表示,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针对外资企业关注的共性问题,推出了新一批24条政策措施。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给包括美资企业、欧资企业在内的广大外资企业带来更多获得感,同时还将推动合理缩减负面清单,持续优化外资促进和服务,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编辑:李骏】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马帅莎)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13日在北京表示,受1963年出生高峰影响,2023年将是中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
中国记协当天举办新闻茶座,邀请杜鹏围绕“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与境内外记者进行交流,并回答记者提问。
杜鹏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与特点。他表示,其中一个特点是老年人口数量多。202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受1963年出生高峰影响,2023年将是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
杜鹏指出,今年起,中国会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净增长,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长至近5亿人,预测2052年以后,老年人数才会开始减少。
杜鹏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大特点是“城乡倒置”现象加剧。根据2020年数据,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农村,但从老年人口比例来看,城乡差距反而在扩大。由于人口流动,许多农村年轻人到城镇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降低了城镇老年人口比例。
杜鹏认为,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领域还是要发展农村养老,缩小城乡在养老服务、养老保障方面的差距。比如借助互联网等方面优势,把城市的远程医疗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同步建设。(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