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9月14日电(胡丰盛)随着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下称:杭州亚运会)的临近,浙江海宁硖石街道的非遗传承人们开始忙活起来,掀起了艺术迎亚运的热潮。
9月14日上午9点,在硖石街道“非遗点灯·石榴红”共富基地,硖石灯彩非遗传承人、当地乡贤王丽琴伏在长桌旁,带领着一群“徒弟们”正埋头绘制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宸宸;另一边则是用镂空技法篆刻的行书文字绘制“杭州亚运”,很是生动有趣。
大家围坐在长桌旁,以铅丝为骨、绸布为面,手中的画笔和刺针在飞快“扫过”,在她和学员们的手下,一件件以亚运为主题的硖石灯彩针刺画片和摆灯逐渐活灵活现了起来。
“硖石灯彩是传统美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王丽琴告诉记者,早在唐僖宗乾符年间,硖石灯彩就已誉满江南,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可别小看这灯彩,光其主要工艺技法就有“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步,制品工细绚丽,玲珑剔透,制成后以灯映画,能显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
王丽琴展示自己制作的硖石灯彩,上面描绘了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 受访者供图
2022年起,王丽琴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创作,依托硖石灯彩八大技法,制作了举火炬的莲莲、打排球的琮琮、打乒乓球的宸宸等一批小摆灯、小夜灯。
“作为一名浙江人,也是非遗传承人,希望可以凭自己的一份力为杭州亚运会营造一个更浓厚的环境!”谈及在身边召开的杭州亚运会,王丽琴充满憧憬。
与此同时,硖石街道荷叶村的文化礼堂里“党建引领聚合力,同心共富迎亚运”2023年荷叶村“艺村艺品”首届灯彩比赛作品展也正在进行。
21名参赛选手,成人组6人,中小学组15人,以“共富、亚运、共参与”为主题制作了精美的硖石灯彩针刺片。
近年来,海宁充分发挥灯彩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邀请各级非遗传承人来到荷叶村开班授课,立足乡情,拉动乡贤力量,扩大非遗传承队伍,如今荷叶村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参与过灯彩制作,部分家庭祖孙三代成为灯彩传承人。(完)
中新网台州9月14日电(傅飞扬)9月14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下称: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台州站正式启动。台州站传递路线全长约8公里,起点设在和合公园,先后途径腾达中心、中央商务区、市民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海洋馆、吴子熊玻璃馆等台州地标性建筑,终点为台州市体育中心,展示出台州撤地建市30年来的崭新面貌。
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台州站起跑仪式现场。傅飞扬 摄
台州站火炬传递共设置170棒。其中,年龄最小的14岁,年龄最大的67岁。这些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残奥会冠军尹建华等体育工作者代表,也有“中国好人”张露娜、36年坚守大陈岛的“垦荒二代”王海强等来自基层一线的工作者。
市民观看火炬传递。傅飞扬 摄
台州火炬传递第一棒是椒江区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教练魏梦喜。她在运动员生涯获得亚洲帆船锦标赛女子470级第一名、世界杯帆船赛事青岛站帆船女子470级冠军等优异成绩。
“我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过两届亚运会,现在作为一名帆船教练员,希望能为浙江、为中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帆船运动员。”魏梦喜说,台州的“垦荒精神”对自己影响很大,每次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激励她不断前行。
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目前,作为“制造之都”,该市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8个;有制造业企业7.9万家、规上企业5610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产品达307个。
台州火炬传递第二棒火炬手吕义聪便来自吉利汽车集团。短短7年时间,他从一线装配学徒成长为“大国工匠”,获得汽车相关的创新成果6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完成火炬传递,回归本职工作后,我会把亚运会精神带给制造业一线的伙伴们,大家一起为台州制造、为汽车工业强国梦努力。”吕义聪说,自己业余时间喜欢踢足球,在杭州亚运会期间也会关注足球项目的比赛。
火炬传递起点为何选择和合公园?
台州相关负责人表示,台州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发轫于天台山圆融思想,以“和合二圣”为象征符号,“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与“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第170棒火炬手吴一锐进行火炬传递。傅飞扬 摄
记者了解到,杭州亚运会火炬在台州站传递后,将在温州、丽水、金华、衢州依次传递,9月20日回到杭州完成最后一站传递,整个传递过程共有2000余名火炬手参加。(完)